股票质押杠杆 IPO市场回暖态势明显

随着2025年第一季度的结束,IPO市场回暖态势愈发显著。本周4家企业上会的消息,不仅刷新了年内单周上会企业数量纪录,市场对IPO审核节奏是否加快的讨论热度也再次升温。 IPO审核节奏提速可从数据中得以判断。首先,截至目前,年内已有13家企业上会,其中4月上会企业多达5家,为各月之首,本周更是创下单周首发上会数量新高。其次,在受理环节,3月共有5家企业集中获得受理,其中北交所受理企业数量领跑各个板块。3月的集中申报,叠加4月首发上会的加速推进,都清晰显现出2025年一季度末的IPO审核节奏显著...


股票质押杠杆 IPO市场回暖态势明显

  随着2025年第一季度的结束,IPO市场回暖态势愈发显著。本周4家企业上会的消息,不仅刷新了年内单周上会企业数量纪录,市场对IPO审核节奏是否加快的讨论热度也再次升温。

  IPO审核节奏提速可从数据中得以判断。首先,截至目前,年内已有13家企业上会,其中4月上会企业多达5家,为各月之首,本周更是创下单周首发上会数量新高。其次,在受理环节,3月共有5家企业集中获得受理,其中北交所受理企业数量领跑各个板块。3月的集中申报,叠加4月首发上会的加速推进,都清晰显现出2025年一季度末的IPO审核节奏显著提速。

  上会企业与受理企业体现共性

  上会企业和受理企业在行业分布、募资用途等方面可探究到一定共性。从数量与时间分布来看,年内13家上会企业数量逐月递增,4月成为上会高峰月,其中创业板尚无企业上会。值得一提的是,年内首家上会企业马可波罗因财务资料有效期问题,上市进程变为中止,落后其余上会企业。

  上会企业所属行业各有差异,但均具备战略意义,如鼎佳精密身处消费电子功能性及防护性产品领域;山大电力专注电力业务;悍高集团涉足家居五金与户外家具;岷山环能投身环保产业。整体而言,上会企业多与国家重点支持的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,契合产业政策,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及发展潜力。

  在募资用途方面,多数企业将资金用于扩充产能,部分企业还计划通过补充流动资金优化财务结构,应对原材料采购、生产周期波动等日常经营资金需求,以保障企业的稳健运营。

  从受理端来看,5家企业均于一季度末集中受理,多数聚焦在专用设备制造业,且深交所暂无受理企业。这些受理企业的募资用途则紧密围绕主营业务,如华汇智能用于新能源智能装备研发生产;双英集团聚焦汽车座椅及内外饰件相关项目;卓海科技投向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的相关项目;昂瑞微围绕射频、模拟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;睿健医疗则专注于血液净化产品。

  此外,受理的5家企业募资用途均聚焦在研发创新、丰富产品线、扩充产能规模等方面。综合来看,这些企业以全方位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市场地位为主要目标,这些共性因素或成为企业成功获得受理的重要考量。

  回顾2024年,共有77家企业IPO被受理,北交所受理66家,为受理最多板块,专用设备制造业在IPO行业中占比最高。2025年这5家受理企业延续了北交所占比高,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受关注的趋势,且募资用途在围绕主营业务强化和升级方面更加明确和细化。

  未来IPO走势将如何演绎

  展望2025年IPO市场走势,部分券商预测,常态化IPO或有松动,预计全年IPO数量将稳定在100至200家区间。除数据预测外,市场各方对于审核节奏是否延续、背后的驱动及制约因素,以及对全年预测数据达成的作用,均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。

  未来审核节奏能否延续?部分投行人士指出,IPO发行数量的变动与企业质量紧密相连。无论是市场还是监管层面,都青睐那些拥有突出核心竞争力、创新技术,并且盈利规模较大的企业。若优质企业持续涌现,未来审核节奏加快趋势则有望延续。

  究其缘由,新股发行市场“重质量”的趋势愈发显著,监管政策的变化为优质企业上市提供了更有利的政策环境。从各板块来看,科创板、北交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,对于那些符合国家战略重点领域的企业,监管层倾向于加速处理存量IPO项目,以此优化资本市场结构,提高市场运行效率。此外,为进一步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,IPO发行也在积极响应产业政策的号召。

  然而,这一态势的延续并非板上钉钉。一方面,监管部门对企业上市质量的把控未放松,可能导致部分企业的审核进程拉长;另一方面,整体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的承受能力等因素,会使监管部门在审核节奏上保持灵活性。

  IPO市场的走势与变化,是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。其中,政策导向、市场需求以及市场结构优化是推动审核节奏加快的主要动力,而企业质量和市场承受能力则是限制审核节奏的关键因素。

  有投行人士表示,当市场行情平稳时,监管压力相对减轻,有利于维持一定的审核节奏。一方面,资本市场需要持续注入“新鲜血液”来提升市场活跃度;另一方面,合理的审核节奏有助于平衡市场的供需关系股票质押杠杆,让优质企业及时进入市场,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。蔡连社



推荐资讯